第3744章-《1627崛起南海》
第(2/3)页
“父王还说,难得有机会能跟在石大人身边学习,要我拿出十二分的用心,借此良机多学一些本事。”
石迪文知道郑根与他父亲郑柞一样,也是曾在三亚留学了几年,对于海汉的风土人情,乃至官场态势都是一清二楚,交流方面基本不会有任何的障碍。
也正因为如此,安南对于海汉的各种动向一直十分关注,且很能理解这些动向的意图所在。
石迪文并不认为安南主动协助的原因如郑根所说的那么单纯,在他看来,安南此举也有受其自身野心驱动的成分。
石迪文认为,一个海岸线和主要港口都处于海汉庇护之下的藩属国,本不需要发展出这种级别的海军武装。而安南现有的海军编制,显然已经大大超出了海岸巡防的需要,已初步具备了远洋作战的能力,这正是其野心的体现。
好在安南的武器装备和军事人才培养都严重依赖于海汉,所以现阶段应该还不会滋生出某些大逆不道的念头,只是一心盯着海外,希望效仿海汉,也能在本土之外发展出一个个的海外殖民区。
事实上安南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尝试,海汉已经发现,近几年陆续有安南民众穿过南海,到婆罗洲北岸落脚定居。从其规模来看,显然不是民间自发的零星移民这么简单。
婆罗洲的位置正好位于海汉的星岛和吕宋两个大区之间,地方虽然相当大,但因当地潮湿炎热,且没有太多有价值的矿藏,大部分区域的土地也比较贫瘠,海汉一直没有花大力气去开发当地。
海汉在海外扩张的选址原则有二,一是地理要冲,如马六甲海峡、霍尔木兹海峡、曼德海峡这样的关键航道;二是当地有着高价值且易开采的矿藏,如星岛附近的油田、锡矿,以及几乎可以被视为一张超级矿床的南方新大陆等地。
而婆罗洲的情况就是属于两头都不沾,既不在重要航道上,近岸处也没有多少值得开发的矿藏,更不具备传统贸易港或者人口聚居区之类的基本条件,因而吕宋星岛两个大区宁可耗费更多的资源去开发南方新大陆,也不愿在家门口的婆罗洲投入本钱。
此外婆罗洲南部是隶属于马打蓝国的势力范围,那也是海汉军火外贸的主要金主之一,所以迄今为止不管是开发项目也好,与西班牙人在苏拉威西岛的战斗也好,海汉都尽量避开了那块区域。
第(2/3)页